2020年9月28日 星期一

當大學教授引用論文大肆批判,卻誤解了論文內容

大學教授投書媒體,這麼寫著:「科學論科學。在學術期刊搜索網站「PubMed」如果搜尋「Ractopamine Trial」,大概可以找到約70篇的學術論文。本文嘗試用學術科學的角度,來探討瘦肉精的爭議。」

然而他所引用的13篇文獻,有5篇不是在探討萊克多巴胺對動物和人體的健康風險,剩下的8篇當中,有4篇是網路專欄文章或新聞,不是什麼PubMed上會查到的東西。只有4篇是真正的科學研究論文,然而這四篇,其中2篇是JECFA在不同年份的報告,基本上內容大同小異,另外2篇則是歐盟EFSA在不同年份的報告,內容也是大同小異。

結果號稱review了70篇PubMed論文,其實真正只有引用到2篇文獻,而且還是讓萊克多巴胺順利取得CODEX國際標準的文獻。


針對這位大學教授文章的細部討論

「在一項研究以確定人類對萊克多巴胺的藥理反應中,科學家發現給予自願者單次口服劑量的40 mg鹽酸萊克多巴胺,藥物可以被迅速吸收。藥物在人體內的平均半衰期為4小時左右,給藥後24小時在血漿中已無法檢測到。排泄物中的萊克多巴胺也只有不到5%的母體藥物,所以結論是:大部分的萊克多巴胺會被人體完全吸收,而且不會透過正常的消化排泄排出體外。」

然而他提供的論文當中,原文這麼寫著:
In a study to define the pharmacological response of humans to ractopamine, the pharmacokinetics of ractopamine were determined in six healthy male human volunteers given a single oral dose of 40 mg of ractopamine hydrochloride. Blood plasma and urin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24 after dosing and analysed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with 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 Ractopamine was rapidly absorbed, with the mean peak plasma concentration of 41.2 ng/ml occurring after an average of 0.6 h. The mean half-life was 3.94 h. Ractopamine was no longer detected in plasma 24 h after dosing, except at very low concentrations in one volunteer. Only about 2% of the total administered dose was excreted in the urine as unchanged ractopamine by 24 after dosing. After treatment of urine samples with beta-glucuronidase and sulfatase for hydrolysis of ractopamine conjugates, urine excreted 0-24 h after dosing contained an average of 45.7% of the administered dose as free ractopamine, indicating that <5% of total ractopamine excreted represented the parent drug. The urinary metabolites were monoglucuronide and monosulfate conjugates, with ractopamine monosulfate being the major metabolite present. Of the total administered dose that was excreted in the urine, about 72% was excreted within 6 h after dosing. The results confirmed that ractopamine was extensively and rapidly absorbed, with an oral bioavailability of a minimum of 45.7% of the administered dose. Owing to rapid metabolism, the orally administered dose of 40mg produced low systemic concentrations of parent ractopamine, suggesting significant first-pass metabolism of the drug. The available data strongly suggest that disposition, metabolism, and excretion of ractopamine in human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pharmacokinetics and biotransformation observed in animals and for other phenolic, catecholic, and resorcinolic phenethanolamine beta-adrenergic agents (Hunt, 1994; Smith & Rodewald, 1994; Smith, 1998).

簡單的說,這是個人體實驗,人類食入萊克多巴胺後,很快地就會經由腸胃道吸收進入血液當中,約0.6小時血中濃度就會上升到最高峰,而血中的半衰期是3.94小時,也就是每3.94小時血中濃度就會減半,算是半衰期很短的藥物,過了24小時血中濃度就已經低到儀器無法檢測出來了。


只有2%萊克多巴胺會以原本的型態由尿液中排出,其餘的萊克多巴胺會形成與monoglucuronide或monosulfate鍵結的化合物由尿液中排出,排出速度很快,6小時就達到72%。


而研究也發現,口服萊克多巴胺的生物可利用率只有45.7%,也就是54.3%的萊克多巴胺在被腸胃道吸收之後,隨即在肝臟發生了首渡效應而合成沒有功能的ractopamine monosulfate(等於喪失了活性),之後ractopamine monosulfate快速的從腎臟尿液排除。


總結來說,這個實驗告訴我們,當人類吃下萊克多巴胺,有超過一半的量馬上在肝臟就被加工變成沒有活性,剩下進入血液當中的萊克多巴胺,半衰期很短(不到4小時),24小時之內就會幾乎全部以無活性的ractopamine monoglucuronide和ractopamine monosulfate型態從尿液中排出。


這個研究告訴我們,萊克多巴胺在人體內會快速的失去活性,而且也會在很短的時間內被排出,根本不是這位大學教授所說「大部分的萊克多巴胺會被人體完全吸收,而且不會透過正常的消化排泄排出體外」。身為大學教授,如果引用了文獻還錯誤詮釋得到與文獻完全相反的結論,這真的是要警惕。



這位大學教授接著寫:

「心血管疾病:這是所有臨床數據中,證據最充分明顯的。(3-8) 萊克多巴胺會導致人體心跳加速,因此對於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所有的專家學者都建議不可食用含有萊克多巴胺殘留物的產品。」

然而他引用的6個文獻,有四個是網路專欄作家或是新聞,只有兩個是真正的科學研究論文。這兩個其中一個是糧農組織/世衛組織食品新增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的評估報告,裡面針對心血管效應的研究,動物的部分,是為了找到最大容許劑量,所以餵食各種動物比容許劑量還大上千倍、萬倍的萊克多巴胺,觀察牠們的心血管生理變化。所以一般所描述萊克多巴胺對心血管的可能影響,是在極大劑量下發生的。而在人體實驗中,逐步加大劑量看受測者有無症狀,一直到了容許劑量的670倍,才開始有受測者心跳加速。因此JECFA最後的結果認為在容許劑量以下的使用,對心血管不會有顯著影響。


另一篇則是歐盟的歐盟食品安全局(EFSA)針對JECFA報告的再次評估,文中認為JECFA報告在心血管影響方面的劑量推算實驗設計上沒有問題,然而因為樣本數太少,不適宜直接採信。然而EFSA也沒有提出其他研究或文獻佐證依照JECFA建議容許劑量是否造成心臟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這兩個研究報告都沒有給出「患有心血管疾病者不可食用萊克多巴」這種建議。



這位大學教授又寫:

「肌肉骨骼影響:萊克多巴胺中的β受體激動劑,可能會造成骨骼肌的不自主震顫。震顫是由四肢快速和慢速肌肉群之間的不平衡引起的,其嚴重程度因人而異。在臨床上,可能造成無法控制的發抖或顛癎。」

然而針對這點,他引用的文獻是網路專欄作家的文章,這篇文章確實提到了豬隻使用萊克多巴胺後肌肉顫抖的情況,然而專欄作者並沒有給出任何的引用來源。此外,這篇專欄文章從頭到尾只有寫到「muscular tremors」而沒有任何的「epilepsy」(癲癇)字眼。癲癇是腦部不正常放電所導致,與一般的肌肉顫抖完全是兩回事,這種對醫學名詞不了解卻硬是要濫用的人,著實令人討厭。



這位大學教授又寫:

「潛在性的致命毒性:在動物實驗中,過多劑量的萊克多巴胺會造成動物的急性突然死亡。」

嗯......食鹽吃到過多劑量也會死亡,這是想證明什麼?



這位大學教授寫的其他部分:

「遺傳毒性和致突變性:關於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突變研究,學者指出萊克多巴胺不會造成基因突變。在包括人體淋巴細胞染色體畸變測試在內的多項體外研究結果,均顯為陽性。目前僅有非常有限的證據顯示,萊克多巴胺的毒性可能會藉由萊克多巴胺與鄰苯二酚的反應中間所產生的次級自氧化機制而遺傳給下一代。」

這是出自JECFA報告,報告中指出體外細胞實驗的結果,在體內實驗卻沒有發生,因此結論認為萊克多巴胺不具基因毒性。


「致癌性:目前沒有證據指出萊克多巴胺會導致癌症,萊克多巴胺也未被IARC,NTP,ACGIH或OSHA等機構列定為致癌物。」

「人類的行為改變:在一項有關萊克多巴胺對人類健康影響的已知研究中,參與的六名年輕男子,其中一名因爲心律加快的不良反應而退出 。剩下的測試者,並沒有證據顯示中樞神經系統有受到不當刺激。不過,關於長期飲用萊克多巴胺是否會導致對人類神經系統的破壞,文獻上則尚不清楚。」

寫了這麼多,結果都是沒有證據的事情。


這位大學教授文章的結論卻寫:

「文獻上,幾乎所有的臨床數據都顯示,萊克多巴胺對人體有百害而無一益。」

真的不曉得哪裡來的自信,以為讀者都很好騙,不會去查證原始文獻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