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0日 星期四

由美豬事件看自由貿易2

台灣對美國是順差,意思就是台灣賣給美國的比美國賣給台灣的還多,台灣在賺美國的錢,相對對美國來說,等於是他們一直在花錢買我們的產品。

一般而言,兩國之間的貿易如果一直存在大量的順逆差,那麼對逆差國來說,他們是一直在「虧錢」的,也因此處在逆差的國家往往希望在兩國貿易上試圖平衡順逆差。這在國際貿易中是很重要的事情,而順差國往往也會適度的讓步,畢竟若兩國交情變差,貿易量就會變少,對自己來說也不是好事。國與國之間貿易,本來就是有來有往才會長久。

當然,有人說川普很霸道,這我不否認,畢竟他從頭到尾就是商人本色,這種商業上的攻防他可是在行得很。此時我們就要想想,台灣有什麼東西是美國非要不可的?也就是說我們手上的牌哪一張是王牌?答案其實很明顯,就是台灣高產能、高良率且高效能的半導體與積體電路事業,從前篇文章的圖表資訊就已經可以知道,台灣可說佔住了全球尖端科技的最上游,對其他下游產業影響非常巨大深遠,美國不可能隨便拱手讓人。台灣只要好好握住這張王牌,基本上在國際的一席之地很難被取代,而此時與誰合作去構築這個供應鏈,就是我們必須思考的,我個人認為美國不會是一個差的選擇。

那麼兩國強化貿易往來之後,更加擴大的順逆差要怎麼解決呢?台灣一直享受順差當然很爽,但也要想想兩國交往,有來有往,總是有些地方得讓讓。很不幸的,這地方很可能就是農牧業。美國是農牧業大國,他們的農業生產力遠遠高於台灣,美國勢必想利用他們這項強項來緩和逆差。因此,台美若近一步強化貿易關係,台灣的農牧業就必須非常小心了。

這種狀況歷史上不是沒發生過,和我們經濟體質相近的日本在與美國開放貿易時就碰過這樣的問題,而日本政府也藉由許多政策和方案想辦法來保護國內的農牧業。這些都是可以做的,日本人的成功經驗就在我們面前,實在沒有理由為了感受到可能的轉變就死命抗拒新的變化。

農人就該死嗎?他們就應該成為開放自由貿易的犧牲者嗎?當然不,所以我們應該想想如何避免他們的犧牲,有什麼手段?趕緊來討論了。要注意的是,傳統的市場保護或者價格補貼是行不通的,因為國際貿易協定往往希望有自由貿易的精神,所以政府直接介入去操弄市場,往往是國際所無法認同甚至唾棄的。此時應該思索是,如何增加競爭力,以及製造出明確的市場區隔。如果直接對戰不容易贏,那就避免正面對戰,把雙方活動範圍隔開。因此我們可以看到日本政府在當初開放美豬、美牛的時候,做的事情一是補助豬農進行產業升級與養豬模式改良(與目前農委會提出百億基金的使用方式相同),二是創造出明確市場區隔(與目前衛服部與高雄、台南地方政府在做的國產豬標章相同)。日本的養豬產業經歷過這樣的事情,用了這些方法,站穩了腳步,堅挺了下來,證明這是可行的。

然而要快,最好趕在新的台美貿易協定前做好基本的準備,真的沒有時間打口水戰了,別把時間和資源花在吵架。


關於如何因應加入自由貿易協定後的衝擊,日本政府的例子可以供我們參考。

《日本人因應與美國雙邊貿易的豬肉政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