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1日 星期五

美國萊豬價格競爭力

國家之間的貿易總是有可能影響到國內某些產業的發展,這不只台灣,世界各國皆然。因此國際貿易的協定當中,雖然希望實踐自由貿易的精神,但也允許一定程度的關稅制度來適度保護各國國內的產業。目前WTO可以接受的方式有兩種,一是「「關稅配額(Tariff Quota,TRQ)」,二是「特別防衛措施(Special Safeguard,SSG)」。而大部分兩國雙邊貿易或者區域性的多邊貿易協定,也都不至於與WTO所建立的規範相去太遠。

台灣剛剛加入WTO時,曾短暫的實行了對豬肉的關稅配額,然而此項規定在2005年時就廢除了,目前仍維持SSG。

關稅配額是對特定進口貨物訂定數量,在此數量內適用海關進口稅則所訂較低關稅稅率(簡稱配額內稅率),超過數量部分則是用一般關稅稅率(簡稱配額外稅率)。而SSG則是當特定農產品累計進口量超過基準數量或進口價格低於基準價格差額 10%以上時,便對進口商加徵額外關稅。(前述基準數量是依前 3 年平均進口量及消費變動計算而得。)

關稅都是使用起岸價格(CIF)作標準的,也就是貨物抵達台灣海關且入關後的價格,起岸價也才真正算是外國貨物在台灣販售前的成本價。若用其他例如國外市場的批發價、零售價,或者國外海關的離岸價試圖與我們國內同類貨物的價格做比較,這些都是不準確的。

那麼台灣與美國若是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假設美國進口豬肉全部都免關稅了,甚至連SSG都取消了(這不太可能),那麼美國豬肉在台灣的價格會下降,競爭力必然會上升。然而競爭力會上升多少,對市場又有多大影響,就是值得探討的課題。或許我們可以將目前美國豬肉起岸價(稅前價格),去與競爭對手例如加拿大豬的稅後價格相比看看。(不用跟台灣豬價比了,因為怎麼比都會比台灣便宜,不需要分析必然且早就知道的事)。

由下圖中我們可以發現,在目前進口豬肉的各種品項當中,美豬的起岸價(稅前)都大於加豬,即使美豬算作免稅(稅前價)仍比加豬的稅後價高。除了冷凍豬腳這一項,其他的項目在價格競爭上即使免稅也仍不是加豬的對手。

註:價格都是起岸價(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 CIF),這是國際貿易的計算基準價格,請不要再拿其他種類的價格計算方法來吵了。


當然,美豬若因為關稅調降而變便宜,國內的食品商就多了個進口冷凍豬肉的選項,對國內的豬肉產業不可能說沒有影響,然而要把情況說成美國豬肉從此會大舉入侵,未來就只有美豬可以吃的說法,其實也是誇大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