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5日 星期六

關於毛豬豬價

這次開放萊克多巴胺的爭議當中,很需要被討論的是他對台灣豬農的衝擊。目前絕大部分的爭論都聚焦在「台灣豬農會全滅or台灣豬農不需要害怕」這個很兩極化的假設。然而我認為真正需要討論的,其實不是豬農會不會「全滅」,畢竟像是1997年的口蹄疫風暴都沒有讓豬農全滅,雖然傷害很深,但這20多年來又慢慢恢復蓬勃發展的面貌。台灣也是從1997開始由豬肉出口國轉變為進口國,也過了20年了,外國進口豬肉也沒有造成多大的危機。

與其討論衝擊有多大,不如討論衝擊會「如何發生,以什麼形式發生」,還有就是台灣的養豬產業有什麼危機,這些危機是否可能根本源自自身體質的問題,也因此使得豬農聽到任何新的政策內心都會揣揣不安。今天先來談談1997年的口蹄疫與豬價的關係觀察,之後再將觀察試圖來看看這次的萊克多巴胺開放問題。

我們先從1997年3月14日開始的口蹄疫風暴看起,當年三月份爆發了口蹄疫之後,台灣毛豬的價格一下子摔到約20元/公斤,而交易量也銳減了約三成(這是因為當年撲殺了全台30%的豬隻)。在此之前,台灣的毛豬價格在約50~70元/公斤,突然的價格崩跌,造成很多豬農血本無歸,當年約有5000戶豬農退出養殖市場。此時台灣豬肉產量已無法滿足內需,加上國際貿易情勢鬆綁,外國豬肉開始進口台灣。在後續的年份,國內毛豬成交量恢復往年水準,但價格卻持續低迷了好一陣子,台灣養豬業進入寒冬。


一直以來國產豬都是國內市場需求的第一來源,很少有豬農養了豬卻賣不掉的,這點我們從成交量就可以看得出來,1996年台灣還有外銷豬肉,約有兩成豬肉外銷世界各地,自從1997年之後外銷完全停止,全數轉為內銷,養豬頭數與國內成交數非常接近,代表沒有賣不出去的問題。然而從1997年口蹄疫風暴我們可以發現一個現象,真正造成豬農衝擊的,向來不是豬賣不出去,而是豬價太低。


很多人往往會把自由市場當中的「需求與價格成反比」這樣的概念錯解為「產量與價格成反比」,而忽略了市場需求其實是很複雜的事情。例如我們常常聽到「某項農產品生產過剩,所以價格崩跌,農民血本無歸」之情事,就會直覺地認為產量或銷售量必定與價格做相反連動。然而實際上的情形應該是某項農產品的生產量大於市場需求量,生產者為了能夠順利賣出產品,因此只好採取降價手段試圖刺激市場增加需求,然而降價所能刺激增加的市場需求其實有限,因此即使降價了,仍然有部份產品滯銷,導致收入無法貼平成本,血本無歸。


回到1997年的口蹄疫風暴,當年因為大量豬隻染病遭到撲殺,因此豬肉生產瞬間消失三成。若依照「產量與價格做相反連動」的印象,理論上產量減少,應該造成市場供不應求,因此價格攀升才是。我們看到的現象卻相反,豬價狂跌至谷底。這緣起於消費者心態,由於台灣民眾極度懼怕口蹄疫,以及當時許多媒體繪聲繪影報導「病死豬恐已流通市場」等等傳言,使得消費者心生懼怕而不願買豬肉,造成市場需求極端嚴重下滑。相對而言,豬肉產量雖然減少,反而對急凍的市場需求來說是供應過剩,因此引發價格崩盤,豬農與批發商只能以賤價換取消費者勉強的採購食用。


若是以同樣的概念來看萊克多巴胺的開放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