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6日 星期四

要求標示萊克多巴胺反而根本對消費者不利

原來這次國軍伙食出現美國豬肉事件,貨品是欣樂食品公司提供,而那批豬肉是去年10月從美國進口,在台灣加工製造成可以直接烹調的排骨產品,在2020年法規只規定產品需要標示「製造地」,沒有要求標示「原料產地」,所以標示了「製造地:台灣」。後來欣樂在2021年因應新規定,所以用貼紙在上面多標注了「產地:美國」。而國軍的供應部可能誤把製造地當作原料產地,而安心採購了。

這說明了三件事,一是美國豬肉早就進口台灣十幾年,所以偶爾看到他的蹤跡真的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現在社會上把美國豬肉當作一種獵奇的存在,是某些政客、媒體刻意炒作出來的風氣。

二是好不容易趁著這次萊克多巴胺議題訂出了肉品需標示原料產地的規定,這是比以前進步的地方。在2020年以前,原料是外國,加工製造是台灣的產品,寫的都是「製造地/產地:台灣」。這次事件若不是欣樂食品有依照2021年新規定清楚標示,國軍官兵也拍不到那張「豬肉產地:美國」的照片。

第三是這個事件呼應了我之前所說,進口商進口外國肉品之後,往往當作國內市場供貨不足時的補充貨源,所以貨品入關後常常先冷凍起來,之後有需要時才拿出來,因此未必馬上在市面上流通,此時拿著海關統計數據說「進口了1800多噸怎麼都沒看到,證明政府失職」這種說法,其實顯露了對台灣肉品市場的無知。例如這次國軍事件的這批貨,是欣樂食品公司在去年10月進口入關的,你看看冷凍到現在半年了才拿出來賣。

#多瞭解一下社會是怎麼運作的

#才不會自以為正義結果只是鄉民暴力

--

不過說真的,我個人還是不建議食用進口豬肉,因為不曉得進口商進貨後到底冷凍了多久才拿出來賣,像這次這個凍了半年,也真的是有點久。還是選擇國產豬,而且是那些屠宰後隨即低溫冷藏,以標準冷鏈送到市場的豬肉。這種既新鮮,又有運輸保冷的防腐保障,相對是最優的。

如果今天制度是不要求標示產地,卻要求標示萊克多巴胺,那就無法分辨是不是那種冷凍了很久才賣的進口豬肉了,反而根本對消費者不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